• 旗舰物种
  • 候选旗舰物种
  • 定义和遴选原则
  • 遴选流程和专家
  • 信息维护
世界
    世界

      一、旗舰物种的定义

      旗舰物种(Flagship species)是指专门被挑选出来、代表一个需要保护的特殊栖息地或特定生态系统的代言明星。该物种应具有极高知名度和最容易引起人们保护意识的特征。

      旗舰物种(Flagship species)是一个保护生物学的概念,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仅分布于某些特定的生态系统中,是这些生态系统存在的标志,通过关注一个旗舰物种和它的保护需求,便于管理和控制大面积生境,这不仅是为了这些受关注的物种,而且是为了其他影响力较小而鲜为人知的物种;二是对于人类而言,旗舰物种大多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美学价值或文化价值,所以旗舰物种常被用来唤起公众对保护行动的关注,就像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的代言明星。

      通俗地讲就是,当有动物或植物,它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时,环境保护者们会从中挑选出最漂亮最迷人的物种,作为“旗舰物种”向人们发起宣传攻势:快看快看,这么美丽的生物就要灭绝了,你们忍心撒手不管吗?快救救它们吧!这种做法效果出奇的好。

      二、旗舰物种的遴选原则

      如果能满足下列6个条件中的4个即可认为是旗舰物种。

      (1)受威胁物种(IUCN物种濒危等级为近危、易危、濒危和极危物种);

      (2)特有性(该国特有种、区域特有种);

      (3)稀有性(稀有物种、极小种群植物或分布范围狭窄物种);

      (4)生态功能(伞护种,关键种);

      (5)公众关注程度(高、中、低);

      (6)社会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三、重点国家和区域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需要完成8个重点国别(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3个区域(中巴经济走廊、中亚大湖区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区)的重大工程“旗舰物种”遴选与保护现状调查。

      专家队伍

      陈世龙 男,1967年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青藏高原植物进化与适应研究。自1994年以来,多次参加美国地理学会及英国和荷兰资助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科考,在青藏高原野外考察时间累积达8年,熟悉青藏高原高山植物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方法。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编专著3部。作为参加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技进步奖奖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陈毅峰1963年出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河流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鱼类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近20项国家、中国科学院以及农业部和西藏自治区的科研项目。遵循生物进化与地球演化同步的思想,在对青藏高原鱼类的分布格局及其演化的研究中,与其同事一起提出了青藏高原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中是与古北区及东洋区有着同等地位的观点。近年来尤其注意从全球变化的角度来揭示青藏高原及全球气候变冷对我国淡水鱼类区域性分化的影响,研究不同区域鱼类区系之间的历史关联及其分异过程;从适应性进化的角度探讨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生物入侵问题;通过高原鱼类物种分化在形态上和分子水平上的不同表现形式,研究青藏高原鱼类物种分化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提出了青藏高原特有鱼类发生隔离分化的年代以及高原东南部河流彼此之间相互隔离的时间次序,为印证青藏高原阶段性隆起提供了生物学证据。已发现鱼类2个新属、10多个新种。主编完成专著1部,参与完成3部,发表论文120余篇。曾获中科院科学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甘肃省技术改进二等奖以及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200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生物入侵与适应性进化学科组组长、责任研究员,青海省高原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14届评审委员、中国动物学会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动物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生物安全学报》等编委。

       

      屈延华,女,1974年出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及东喜马拉雅地区鸟类区系与进化等研究。近年来关注于高原隆起所导致的环境变迁对鸟类的分布与演化的影响、高原鸟类如何适应高原的环境变化。通过系统发育关系、谱系地理格局以及适应性进化等方面研究阐述了高原隆起带来的环境变化导致许多中国特有鸟类的起源与分化,从基因组层面比较高原特有鸟类地山雀与西南山地垂直迁徙鸟类大山雀的高海拔适应机制,由此提出高原、山地环境导致鸟类不同的遗传进化策略。通过比较谱系地理学研究青藏高原特殊的第四纪冰期历史对鸟类遗传特有性的维持与保护;阐述了第四纪“冰期避难地”对高原东北部地区(祁连山地)鸟类遗传特有性的维持与保护;揭示了“演化岛”的隔离与稳定是形成高原东南部地区(西南山地)鸟类遗传特有性的机制。1998年起多次参加青藏高原鸟类的综合考察项目。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优秀青年人才项目、科技部基础工作专项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等项目。已经发表研究论 50多篇,包括国际SCI源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第七届郑作新鸟类青年奖、中国动物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奖。

       

      杨维康 男,197210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汉族,民盟盟员,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研究室副主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存活委员会(SSC)马科专家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协审专家;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动物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动物行为学、动物生态学等保护生物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阿联酋国际合作项目等科技项目5项。在《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Zoological Studies》、《Journal of Ethology》、《Mammalia》、《兽类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王雨华,男,1970年出生。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骨干。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研究员。负责研究所的科研信息化工作,已连续9年在中科院信息化评估中获得优秀。主要从事民族植物学和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研究和建设,探索性地将民族植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建设当中,进行iFlora(智能植物志)信息化的研建工作。2012年开始,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西南民族地区重要工业原料植物调查”任务,开展喜马拉雅地区民族植物学调查、编目和资源评价工作。2017年组织参与了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研究中“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评估”专题的设计与考察工作。完成了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参考型数据库)DNA条形码数据库、资源植物数据库等 13 个,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研了 4 部专著,获软件著作权 4 项,培养指导研究生 14 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

       

      杨永平,男,1965年出生。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青藏高原植物的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研究及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地区高山植物适应性演化的分子机制研究。1990年参加了青藏高原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以及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编写,2002年参加了北极斯瓦尔巴德植物考察,2017年组织参与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启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1项,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参编专著5部,授权专利1件。作为参加人,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张元明,男,1972年出生。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科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主要从事中亚干旱区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荒漠植物对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机制研究。2012年参加国家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亚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联合调查与研究”(课题主持人),对中亚生物资源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考察、采集和保育研究,领衔项目组同哈萨克斯坦教育与科学部植物与植物引种研究所、林业研究所、塔吉克斯坦科学院植物生理与遗传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对中亚从塔乌库木沙漠到里海区域开展了多次野外考察,编著了《中亚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第一作者)。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重点基金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2项,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1项,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编专著3部,授权专利8件。作为主要参加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流程图